安达缅怀先烈 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

文章来源:安达市电视台 更新时间:2019-04-02

  这里长眠着为中国抗日战争而牺牲的烈士,这里长眠着为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而牺牲的烈士,这里长眠着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因公牺牲的烈士……烈士陵园内,革命烈士纪念碑巍然耸立,162名先烈的忠骨英魂长眠于此。这些陨落的生命,有的家境贫寒,有的生活优渥;有的是朴实的农民,有的是知识分子;有的身为高级将领,有的只是普通士兵……他们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祖国需要之际,挺身而出,与敌人侵略者展开殊死搏斗,他们用血肉之躯,捍卫了祖国神圣不可侵犯的尊严,义无反顾地将生命献给了中华民族解放建设的伟大事业。这里便是他们永远的家,永远的安眠之地。    

  清明时节,我们来到安达市烈士陵园,追思英雄,缅怀先烈。 

  安达市烈士陵园始建于1952年4月,162名解放战争时期、抗美援朝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国牺牲的烈士长埋于此,他们为实现革命胜利、国家繁荣、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英雄壮举,被无数人铭记。 

  夏明岐,1945年参加革命,1946年任安达县七区武装中队指导员,在安达县火石山区的一次剿匪战斗中,遭遇伏击,被土匪包围,在战斗中被捕。土匪用尽各种酷刑,未能使他屈服,他以大义凛然、坚贞不屈的精神,与敌人斗争,最终被杀害。 

  黄吟秋,1931年9月,接受委派到安达站开展工作,他有针对性的加强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抗日爱国宣传,启发其革命觉悟,发展革命力量。1932年末,黄吟秋身份暴露,返回省委。 

  刘永兴,1925年,随家逃荒搬迁至安达,日本帝国主义侵入东北,“江桥”大战之后,加入中国地下党,与丁济阳、李克诚等人一起研究组织抗日武装力量。1933年深秋,刘永兴遇害。 

  他们中的许多人,没有墓碑、甚至姓名、出身都已无从考究。今日,置身于此,透过时间的缝隙,战场上,那一幕幕英勇抗敌、与敌人厮杀的身影;冲锋途中,中枪倒下的年轻身影,还有从硝烟中一路走来、身上伤口依然隐隐作痛的英雄们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而先烈们的忠骨英魂,最终凝聚成最震撼人心的红色记忆。 

 

  李克诚、王任民、冷万忠等为革命事业献身的烈士们均在其中。 

  历史不能忘记、英雄当永远被铭记……烈士纪念馆内设有国家、黑龙江省及安达市革命历史发展的简要概述图版和我国不同时期具有重要意义的纪念章。作为安达市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安达市不断加大对烈士陵园的资金投入和管护力度,安排专职人员进行管理,对烈士纪念碑镶字、碑面、碑座、烈士纪念馆、园内基础设施等进行改造维修,经过建设和管护后的烈士陵园更显庄严肃穆。每逢特殊节日,社会各界纷纷组织人员前来参观、祭扫、献花、开展入队、入团、入党宣誓仪式,共同缅怀为民族事业、革命事业、国家繁荣富强而献出生命的英雄烈士们,每年祭奠烈士的人民群众达到2万人次。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了缅怀烈士、崇尚烈士、学习烈士的浓厚氛围,让英烈精神融入血脉、常传常新,必将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凝聚起奋斗伟力。 

  英雄者,国之干。烈士陵园作为弘扬英烈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的不朽丰碑,记录着无数中华儿女为民族事业而不懈奋斗的英雄壮举。此刻,让我们共同追思英雄,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责任编辑:张强)                      

 


版权所有:黑龙江省安达市文明办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